语文教案

时间:2024-07-16 17:29:19
语文教案模板9篇

语文教案模板9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4个生字,会写田字格内的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读好人物对话,理解蝴蝶的发育过程,感悟大自然的神奇,激发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读好人物对话;理解蝴蝶的发育过程,感悟大自然的神奇美丽;激发兴趣。

教学准备:

小蝴蝶和毛毛虫的头饰、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图片,导入课文

1.逐次出示蝴蝶和毛毛虫图片,让学生比较认识。

2.小蝴蝶和毛毛虫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7课《小蝴蝶和毛毛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悟

1.学生自由读课文,并标出自然段。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画出生字;

(3)标出自然段。

2.指名朗读,随机学习字词。

(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及时纠正读音;

(2)出示并学习生字词。

二类生字词:趴在 惊讶 认识 糊涂 委屈 骗人 爱抚 产卵 孵出

脱去 一段

一类生字词:漂亮 引起 惊讶 认真 回答 认识 相信 产卵

三、再读课文,找出小蝴蝶和毛毛虫的关系(理解蝴蝶的发育过程)

1.两种小动物到底有什么样的关系呢?让我们再读课文,去找一找。

2.引导发现其发育过程并汇报交流:(板书:卵——毛毛虫——蛹——蝴蝶)

四、小结

师结:通过读课文,我们知道了毛毛虫还真是小蝴蝶的弟弟!看来昆虫世界里也有许多奇闻怪事。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词语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7课《小蝴蝶和毛毛虫》。春天到了,美丽的小蝴蝶为我们带来了一些好朋友,看看同学们还认识它们吗?(用课件逐个出示词语)。

1.指名读。

2.齐读。

二、细读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出示自读要求:边读边用笔勾画出毛毛虫和小蝴蝶的对话。

2.指名读出具体段落,细细品读。

出示对话部分的第一段:毛毛虫抬起头来惊喜的喊:“妈妈,妈妈!”毛毛虫说话时的语气是什么样的?为什么毛毛虫会“惊喜”?并读出毛毛虫的惊喜。

3.分小组讨论找出像“惊喜”这样表示语气的词语,依次体会并读出句子所表达的情感。

4.了解蝴蝶的发育过程。

(1)糊涂的小蝴蝶和委屈的毛毛虫都想知道是怎么回事?是蝴蝶妈妈的一番话,揭开了小蝴蝶心中的迷团,也使我们了解了它们的发育过程。

(2)在文中找出蝴蝶妈妈的话。

(3)指名读、齐读。

(4)听了蝴蝶妈妈的话你们明白了什么?

(5)小组讨论,选出代表用自己的话说出蝴蝶发育的过程。同时

出示蝴蝶发育变化的过程,板书:卵——毛毛虫——蛹——蝴蝶

5.在熟读和有感情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戴上蝴蝶和毛毛虫的头饰加上动作,进行朗读表演,体会人物的情感变化,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拓展激趣

小蝴蝶小时候和长大了不一样,你还知道哪些小动物小时候和长大了不一样吗?大自然中蕴含着无数秘密,只要你仔细观察细细去想,就会有更多的收获!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一)语文基础知识目标

(二)阅读能力目标

1. 品味说明文与议论文的区别。

2. 理清说明顺序和论证过程。

(三)写作能力目标

练习写简单的一事一议的议论文,表明自己的观点。

(四)思想教育

体会科学家对人类负责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语文基础知识目标

1. 生字词语

克隆lóng 畸形jī 哺乳bǔ 概率lǜ 干预gān 鳍qí

蹼pǔ 挠 náo 溯sù 赭色zhě 孤僻pì 腺xiàn

克隆:生物体通过体细胞进行无性繁殖,复制出遗传性状完全相同的生命物质或生命体。

父本:生物繁殖过程中,雄性的亲代。

母本:生物繁殖过程中,雌性的亲代。

门:这里指生物学分类范畴的第二级。门以上是界,门以下是纲、目、科、属、种。

多利:1997年2月由英国胚胎学家威尔穆特培育出来的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

显性基因病:明显地因基因遗传而产生的疾病。

基因库:一个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群中各成员所共有的全部基因。

培养基:人工配制的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或积累代谢产物的营养基质。

畸形:不正常的形状。

辛普森:美国橄榄球明星。

星象学:根据星象推测世事的一种学说

星座:天文学上为了研究方便,把星空分为若干区域,每一个区域叫做一个星座。

手相:手的形状及手掌的纹理。

截然不同:形容完全不相同。

孤僻:性格古怪、不合群。

振幅:振动的幅度。

二、 作者

邱仁宗,毕业于清华大学文学院,华中科技大学生命伦理学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医学部兼职教授,国家人类基因组北方研究中心伦理委员会主任委员,世界技术网络20xx年度伦理学奖获奖人,国际单体型图委员会委员,国际妇产科联合会生殖健康和妇女健康伦理

委员会委员。邱仁宗教授是我国著名的生命伦理学家,他对人类胚胎干细胞中的伦理争议深有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初,把生命伦理学系统地介绍到中国。

(二)阅读能力目标

1. 品味说明文与议论文的区别。

2. 理清说明顺序和论证过程。

(三)写作能力目标

练习写简单的一事一议的议论文,表明自己的观点。

(四)思想教育

体会科学家对人类负责的精神。

三. 教师建议

《克隆技术的伦理问题》

(一)指出本文各项推理论证的共同前提。

此前提为:克隆人也是人,一样是具有在特定环境下形成的特定人格,具有特殊心理、

行为、社会特征的人。详见练习一。

(二)本文运用反面例证的具体情况及其作用。

……此处隐藏9525个字……(一)启发谈话,解题释意,范读课文

1.在日常生活中,或是电影,电视里我们都看过红日东升的情景,登高看日出,使人心胸豁达;在草原看日出,令人精神舒畅;那么在浩瀚的大海上看日出,会给人怎样的感受呢?著名的作家巴金爷爷写下的"海上日出"回答了这个问题。

2.板书课题,提问:《海上日出》是什么类型的课文?看到题目,你能想到什么?(写景的课文,日出:是太阳升起来;海上:点明在什么地方看日出,从题目可以看到课文是写海上日出的景象的)

3.范读课文

(二)按预习题预习

(三)检查预习情况

1. 检查学生生字掌握情况,听写生字。

2.轻声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一刹那:形容时间极短

重围:层层包围

奇观:指少见的雄伟美丽的景象。观,景象

3.想想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是写海上日出的?引导学生讨论各自然段内容并归纳。

第一部分(1)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那时天还没有大亮。

第二部分(2-5)叙述了几次看到海上日出的景色,具体描写了日出过程中景色的变化。

第三部分(6)观看日出的感受。

(四)默读课文,从课文文中找出赞美海上日出的句子。

1.提问:"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这是什么句?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这真是伟大的

奇观!

2.让学生思考:尾句中"这"和"奇观"是指什么,与题目有什么联系?("这"和"奇观"都是指海上日出的景象,题目点明了"奇观"指的是什么?尾句赞美了"海上日出")。

3.谁能把题目与尾句合成一句话?(海上日出真是伟大的奇观!)

4."奇观"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其他同学思考:这一段交代了些什么?

时间:天还没有亮 人物:我

地点:海上 事情:看日出

环境:周围很静

(2)"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一句中的"常常"说明什么?与下文有什么联系。(说明"我"曾多次在海上看日出,下文是多次看日出看到的景象。)

(3)小结:"海上看日出的伟大奇观是怎样的?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5.听写词语:

浅蓝 红霞 范围 扩大 夺目 光彩 分辨

灿烂 紫色 奇观 目不转睛 一刹那

语文教案 篇9

教学目的:

1、认识四个生字,语文教案-加了一句话。

2、通过法国著名诗人帮助老妇人的故事,教育学生学习诗人同情帮助残疾人的善良品质,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热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字打动人心的原因,说说自己的感受。

4、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从而更深人体会语言的魅力。

教学重点:

通过法国著名诗人帮助盲妇人的故事,教育学生学习诗人同情帮助残疾人的善良品质,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热情。

教学难点:

理解语言艺术产生的巨大作用。

教学准备:

收集资料(图片、文字)。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今天学习第4课,齐读课题。

2、小声读读课文,课文向我们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巴黎街头的故事。中午,一个在街头乞讨的老妇人什么也没得到,晚上,情况却发生很大变化,过往行人纷纷给她铜币。

二、新授可课

(一)小组自学生字

1、绅 枚 币魔

2、字形注意:

枚:枚的左边是四笔反文。

币:币的第一笔是撇

魔:魔的部首是麻和鬼

3、小组内学习记忆生字并组词

(二)学习第一部分

1、哪几段讲的是这件事情?(1-2段)

2、本文故事的展开是围绕着木牌上的字展开的,请你找一找,文中除了木牌上字的变了,还有哪些内容发生了变化?

3、默读第二段,边读边找发生变化的内容,动笔画在书上。

4、小组内交流,并添好表格。

5、找出最关键的变化。(人们的态度,木牌上的字,老人的收入以及神情都发生了变化)。

6、展示小组学习的成果。出示投影片。

字:我什么也看不见。 春天到了,我什么也看不见,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语文教案-加了一句话》。

态度:无动于衷 慷慨解囊

收入:少 多

神情:悲伤 笑着

7、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1)老人的样子,路人的态度。

(2)重点指导读盲妇人前后两次说的话。

(3)分角色朗读。

8、质疑。

过度:这简简单单的几个字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大的作用呢?请你小声读读第3自然段,找找答案。

(三)学习第二部分

1、指名读诗人添字后木牌上的语句。

2、启发想象

看到“春天到了”这几个字,你想到了什么?可以结合着自己找到的资料来谈谈。

(1)给学生充分的准备时间

(2)学生展示

3、理解盲妇人眼中的世界“一片漆黑”的情景。

(1)你有什么感受?

(2)请同学说说这时如果你看到盲妇人会怎么做。

4、自由读第三段,体会巴黎大街上的人们对盲妇人情感的变化。

5、自由读全段,思考语言怎么会产生这么大的作用?

6、给出提示,可以结合提示内容进行思考。

当人们看到“春天到了”,想到 __________ ,心情__________ ;看到“我什么也看不见”,想到 __________,心情__________。于是对老人产生了__________,是 __________ 产生了这么大的作用,因为它有__________ 。

(四)小结:

诗人正是用“春天到了,我什么也看不见”这句话把盲妇人和正常人拉到了一起,把人世间最美好的景象和最悲惨的事情联系到了一起,让人们先产生了愉悦之情,既而又产生了心酸的感受,像这样能打动人心的语言就叫做“富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也证实了语言的魅力。

7、解决“为什么人们开始看了木牌上的字都无动于衷”?

8、再读诗人添字后的话,进一步体会其魅力所在。

(五)学习运用语言

向诗人学习,用自己的语言去打动别人。

1、出示郁金香图、节水图

2、看到图上的这些现象,你想说点什么?

3、全班面前展示

三、布置作业

1、寻找有魅力的语言

2、找关于让·彼浩勒的诗来读一读

附:板书:

19 语言的魅力

春天到了,

我什么也看不见。

《语文教案模板9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